在夹缝中行走

在夹缝中行走
隐喻当代的生存境况,线性的多重漫游,北美馆新展「在夹缝中行走」:2022 年9 月8 日~ 2023 年1 月8 日。

今年九月一直到明年的一月初,台北市美术馆推出一档内容相当庞大,包含平面绘画、实验水墨、动力装置、行为表演、雕塑、录像及相关文物等,意义如夹缝中花草层叠丛生的展览:「在夹缝中行走」。

由馆内资深策展人张芳薇策划,邀集1960 年代,共28 组横跨数个世代的台湾与国际艺术家参与。其中包含谢德庆早期动身前往美国前,罕见的绘画作品。也有向国立台湾美术馆、国立历史博物馆、奇美博物馆、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、私人机构与藏家难得的借展之作。

在夹缝中行走
石晋华以超过20 年的生命历程,完成铅笔画线的行为表演。《走铅笔的人》,1996-2015,木板、铅笔、胶带、夹链袋、录影带、录音磁带、削铅笔机、延长线、数位输出、单频道录像(彩色、有声),铅笔墙:244×976×1.4公分,录像:18分1秒,台北市立美术馆典藏。

展览主题「在夹缝中行走」,由疫情间的思索而来。生存的境况,如何予人「夹缝」之感?我们如何「行走」?两脚「之间」,如何形成步伐?「之间」与「夹缝」又如何类同?

由北美馆馆藏品,卢奇欧.封塔纳(Lucio Fontana)60年代的作品《空间概念》破题,划开画布的两道线,将二度空间的平面绘画具体化为三度空间,开启观者对于「之间」的想像。

策展人试图将观看路径,也融合成「行走中的展览」体验。于是我们可以发现,同一位艺术家的作品,散落在不同的展览空间。就像在美术馆中自由散策一样,花时间在每一驻足之处,欣赏作品对照间形成的新趣味,感受其意义。这是熟悉当代艺术的资深热爱者,献给艺术迷的私房礼物。

在展场各处角落,我们还可以发现白双全《台北手记:2011.11.19-2011.11.28》的短句。像签诗般,于散步中获得心灵力量。

在夹缝中行走
白双全,《台北手记:2011.11.19-2011.11.28》,2011,文字装置(卡点西德字)环绕墙面和地面,尺寸依场地而定,台北市立美术馆典藏。

在这档展览的命题下,策展人也为我们引荐国际间重要,却鲜少来台展出的作品。

例如:奥马.菲斯特(Omer Fast)于2012年第13届卡塞尔文件展之作品《连续性》,以超现实、虚构的叙述,阐述战争记忆所带来的噩梦及痛苦,同时回应现下面对战争之间的心境。

珍妮.安东尼(Janine Antoni)2002年的录像作品《触碰》,随着艺术家在钢索上走动,不时触碰远方地平线的行为,想像着行走在目光所及且难以到达之处。

在夹缝中行走
珍妮.安东尼,《Touch》(影像截图),2002,录像装置,9分37秒循环播放,投影尺寸:447.04×401.32公分。影中人:珍妮.安东尼;图片由艺术家、路令.奥古斯丁,纽约及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。

文章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不代表美术TOP立场,因客观原因,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,如,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,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,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,如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meishusheng.top/?p=48824

(0)
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
上一篇 2022年9月13日 下午4:37
下一篇 2022年11月21日 上午10:31

大家都在看
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